插花作品介绍及欣赏(插花作品介绍及欣赏2000)

分类: 养花技巧 发布时间: 2023-03-01 00:23

中国传统插花作品

中国插花(chinese floarr)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插花(ikebana)源于古代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象征意义中国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风,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在插花中也自然视各种花材不单纯是造型的素材与表现形式美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是构思传情的语言和工具,是创造和表现意境美的重要要素。因此自古以来,插花以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创作的中心与主题,以追求枝情花韵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现为最高艺术境界。此作品为传统插花倾斜式花瓶插花,传统插花花艺有六大容器分别为:瓶、盘、缸、碗(钵)、篮、筒。此作品为传统插花花艺中的筒花,在竹筒的上下孔里插上与自己主题相贴切的花材,要求俯仰呼应,错落有致,主题突出。作品自然典雅,端庄大方,属于水平式传统插花艺术。中国传统插花有以下四种形式:即直立式、倾斜式、水平式、下垂式。
花艺起源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在我国,近2000年前就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

中国传统插花作品

插花艺术|各个时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历史其实就是“型”的历史,以室町时代的“直立花”为起点,花型的改变经历了江户时代前半期的“立花”,后半期的“生花”,明治时代的“盛花”,昭和时代的“自由花”,二战后的“造型花”……每个时代都创造了各种新的花型。虽然顺应时代的要求诞生了多种崭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们并没有抛弃旧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并传承下来。那么,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追溯一下各个时代主流的花型。▲ 直立花: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花型▲ 时间:室町时代▲ 主要用途:和式会客间装饰物▲ 表现特点:中心位置垂直竖立一根枝条,称为“真”,然后在其周围添加应季的花草作为辅助,这些辅助称为“下草”『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背景: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风格偏重于自然风。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态,随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随性是当时的主流。进入室町时代后,在和式风格室内装饰的担当者中,出现了专门对花艺设计表现出特殊才能的群体,他们确立了花的构成论,最大限度表现自然花卉的个性,在选定的花器中将自然之美重新组合构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插花由无规则的自由表现演变为按照统一规定设计组合的形式。代表人物:建构了东山文化的将军足利义政,作为强大的后援支持了当时的文化发展。当时活跃的花道家,有池坊专应(1482-1543)和拥有阿弥称号的文阿弥。这两位名人一直作为竞争对手被人们比较评论。池坊专应偏重于对达官显贵展示花艺,并且将自己独特的花艺理论宣传推广,著有《池坊专应口传》等影响深远的著作。而文阿弥的花作偏重于当时的世俗风气,表现出的意境是将自然完整地再现于花器之中。▲ 立花:大名官邸与书院插花▲ 时间:江户时代▲ 主要特点:豪华、繁复、华丽立花図屏风(江戸时代)背景:室町时代的直立花虽然只是和式房间装饰的一个构成要素,但在当时,插花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鉴赏品评。通过增加花材的数量和种类,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创作,于是诞生了与大名官邸书院相得益彰的富丽花型“立花”。发展:起初仅仅在直立花中起辅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种类逐渐多样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请、正心、见越、流枝、前置”这七个特有的构成要素,也成为“七道具”。因为每根枝条都有各自的含义作用,于是形成了“役枝”这个概念。之后,在江户时代后半期,诞生了在大型的枝干上嵌入枝条的手法,称为“胴作”。原有的七种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制作手法,发展成为表现形式更加充实丰富的“九道具”。大致而言,立花是一个圆形的设计。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后从中心向前后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围延伸扩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显露于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条都要求笔直挺立,需要去掉多余的枝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虽然立花通常使用体型较高的瓶状花器,但也会使用广口、上端为水盘设计的特殊花器。在水盘中铺满砂砾之后创作的立花成为“砂物”,砂物也属于立花的一种表现形式。池坊550年祭复原的《前田邸大砂物》代表人物:为了支持立花的创作,后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宫中频繁举办立花展会。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专好(1570-1658),创作了当时堪称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创作的富春轩仙溪等。代表书籍:在元禄期(1688-1704),立花逐渐在富裕的市民阶层流行开来。民间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为代表的含有大量图片的书籍,促进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当时还成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课程。▲ 生花▲ 时间:江户时代后半期▲ 特点:简洁、以儒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发展出“天、地、人”为基本元素的花型『古代生花図巻』生花図屏风 江戸时代初期の作品 苍风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背景:到了江户时代后半期,引领时代进步的不再是特权阶级而是富裕的市民阶层,他们成为新兴文化的重要推手。复杂的立花难以为大众所广泛接受,为了顺应市民阶层的审美,诞生了仅由三根役枝构成了简洁花型。生花的特点:在当时,这种新的花型被称为“生花”(读作IKEBANA),而之后“IKEBANA”这个词演变为日本插花艺术的总称。由此可见,这种“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区别于日本插花艺术总称,江户时代后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场合中,虽然仍写作“生花”,但一般读为“SEIKA”或“SYOUKA”。与“立花”一般制作成圆形不同,生花一般制作成竖着分割的半圆形。与“立花”相同,三根枝条的根部要除去多余的枝叶,将它们固定在一起,立于水际之上。但是,与立花笔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倾斜30°,这是生花的一大特征。生花的组成:虽然生花的重要构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为各流派的手法相异,三根枝条的具体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为序,池坊称为“真、副、体”,古流称为“真、流、受”,未生流称为“体、用、留”,远州流称为“真、行、留”等等。然而,这里只是单纯的称呼上的不同,在它们的含义中都能捕捉到与“天、地、人”相对应的意味。三根枝条的长度比例,在各个流派的具体实践中也是有差别的。左:池坊生花,右:龙生派生花▲ 盛花:新兴植物的运用▲ 时间: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 特点:扁平的广口水盘中制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脚在水平方向平铺开背景:随着明治时代的文化开放,西洋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风俗大量传入日本,花艺设计也受到西方的影响,西洋的园艺植物逐渐流入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当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绵长、弯曲的枝条。而西洋的园艺植物相比长度较短,过于笔直、缺乏变化,显得较为单调。如何将外来的植物更有效地运用于花道作品中成为一个课题。于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广口水盘中创作鲜花的崭新花型---盛花应运而生。▲ 自由花:运用植物的艺术▲ 时间: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特点:抽象、自由、以强调创作思想为核心背景:与大正民主运动相呼应,美术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个性的风潮。在这一历史洪流中,从大正时代开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强调创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现并开始流行。发展:当时的花道家们从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画家、艺术大师们的理论和抽象绘画手法中汲取精华,确立了如点、线、面三要素的构成设计理论。也就是从这个时代起,干燥花素材,经过人工加工过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种奇异素材开始大量使用在花艺创作上。左为插花作品,右为美国抽象派画家Jackson Pollock作品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设计为特征,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于立花、生花,需要役枝来决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创作者本人的个性。“自由花”,不是任意而为、毫无章法的无流派产物,它是一种新的花型,需要从专门的花艺教室习得。▲ 造型花:前卫插花▲ 时间:大正时代末期▲ 特点:雕塑艺术,使用金属、石头、玻璃等大胆元素敕使河原苍风 「古事记连作 鸟髪(とりかみ)」背景:大正时代末期在美术界兴起的前卫美术运动也同样席卷了花道界,对过度囿于古典型式、缺乏独创性、陷入形式主义、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质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园设计师、评论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苍风(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导传统花道的解体。花道艺术近代化的这股洪流与战后前卫插花艺术相交融,积极地使用金属、石头等大胆的元素,并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间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鲜花仅使用石膏涂抹枯枝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抛弃植物素材,利用铁制品构架的作品登场。“这还能称之为花道吗?”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日本前卫插花艺术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请点击链接)发展:前卫插花艺术运动结束于超越现实的“造型花”。“造型花”虽然处于“自由花”延长线的位置上,但更准确地说,“自由花”是抽象的绘画,“造型花”是雕塑艺术。现在,前卫插花运动已经告一段落,更倾向于对古典进行重新评价和继承。2019年6月草月流宫城県支部展「花回廊」(家元出品)花道的舞台艺术: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花道作品的“型”,经历了直立的“立花”,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发展的“盛花”,以及重视创作者个性的“自由花”以及前卫插花运动中的雕塑艺术“造型花”这一发展过程。综上所述,各个时代产生的花道之型,无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观的体现。未生流作品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及审美的变化等,都在促进花道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我们希望在之后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绍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爱花道的朋友与我们互动,提供斑斓的想法,携手相勉。

插花艺术|各个时期的主流花型

插花作品名称和寓意 插花作品名称和寓意是什么

1、不同的插花代表的寓意不同,比如百合花的寓意是百年好合,百事如意,事事顺心; 2、郁金香寓意是友谊,幸福,爱惜,高贵的爱;3、玫瑰花的寓意是热烈的爱情,可以用来表达爱意;4、梅花的寓意是高洁、傲骨、忠贞;5、非洲菊的寓意是兴奋、友爱、欣欣向荣、扶持郎君; 6、勿忘我的花语是永恒的爱、浓情厚意。

插花作品名称和寓意 插花作品名称和寓意是什么

插花基本技法

插花基本技法进行插花创作时,除了要巧于立意构思之外,还必须掌握把主题思想形象化的理论,也就是以“形、色”达“意”,以“形、色”传“神”的理论,即形式美的基本原理,通称构图原理或法则。它要求插花创作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多样与统一这是插花构图最基本的原理。“多样”是指插花作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多样变化,包括花材的种类、体量、姿态、色彩、质地、高矮、数量、寓意等;还包括容器、几架和配件的形制、色彩、大小、纹饰、质地等;还有陈设环境的性质、明暗、大小、色彩等。这些为插花创作提供了极其富于变化的客观条件。只有在以上各方面具有丰富多样的变化,才能使插花作品生动感人,富有活力。构图中的“统一”,是指插花作品中那些极富变化的组成部分,经过选择、艺术加工、精心组合和插作,使之达到和谐统一,使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互相辉映,组成有组织、有呼应、有韵律感的有机整体,形成优美的插花作品。初学插花的人,容易犯“贪多求全”的毛病,常将各色各类的花材,统统插在作品里,惟恐插得不够“全”、不够“多”。这样的作品,松散无序,五色杂陈,乱无章法,只求“多样”,不顾“统一”,因而它不能给人以美感。但是,如果相反,只注意“统一”,缺乏样变化,就会使作品呆板平淡,缺乏活力,索然无味。怎样使二者适度地结合起来,就是摆在插花作者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要在多样中求统一,若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过分多样,就要采用减少造型变化,减少花材种类或色彩,运用组合、搭配、呼应、对比等方法,使之调和统一起来。其次,在统一中求多样,若作品各个组成部分缺少变化,就要采取加大造型变化,增加花材种类或色彩,运用组合、搭配、呼应、增强对比等方法,使其生动多样起来。主要与次要这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法则之一。插花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插花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插花作品中又不是同等重要的,存在着主与从、重点和一般、核心和外围的差异。通常花材的构图中是最主要的;容器、几架和配件等起衬托作用;适宜的陈设环境,可以使插花作品的主题和意境得到更加完美的表现。下面以插花中最基本的三主枝构图为例对此加以说明。一般第一主枝体量最大,姿态最优美,色彩最鲜明,是构图的中心,最能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意境,是作品造型的依据,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第二主枝和第三主枝的体量,顺次较第一主枝为小,辅助第一主枝形成为各种基本构图形式。以上三者是插花作品的主体。为使构图更加丰满和完善,常添加部分花枝和衬叶(统称从枝)。在进行插花构图时,要做到主体突出,主从分明,即应以第一主枝为中心,其他主枝和从枝的高低、左右、前后位置,姿态和疏密程度,要巧妙安排,像众星捧月一样,才能产生主次分明、变化丰富的优秀作品。如插花作品“壮志凌云”,以一枝鹤望兰垂直挺立为第一主枝,后侧衬以散尾葵叶,为打破花材直立的线条和水盘水平线条相交的僵硬感,并起一定的遮掩作用,前面基部配以略呈拱曲的金心吊兰叶,使主体更加挺拔潇洒,造型越发丰满活泼。容器是黑色的大水盘,背景为红色。这样,作品就像一只彩色的仙鹤,在满天红霞中迎风翱翔,直上云霄,其主题得以完满的表现,俨若志士暮年,犹拼搏不止,确是“莫道桑 榆 晚,微霞尚满天”。容器、几架和配件等,主要起衬托主体的作用,但是,在插花中绝不是无足轻重的,有时甚至起画龙点睛的突出作用。例如插花作品“古韵”,三枝虬曲有致的松枝,构成俯仰错落、动势呼应、力度强劲的造型,衬以几朵大小姿态各异、疏落有序的粉红色菊花,形成极具动感的构图;在瓶口附近,添加几枝山茶,其墨绿色光亮的叶片,把处于视觉中心部位的菊花,点染得越发娇艳,充满青春勃发的朝气;容器选用蓝色金边的景泰蓝大花瓶,放在矮几上,旁加古琴的造型;作品背后挂有“古琴落俗韵,久园有好音”的字幅,点明主题。这就使整个作品富于韵律感,雄浑古雅,至尊至荣,又透出一派昂扬向上的青春朝气,使人联想到中华古老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古树绽春蕾,象征中华古老文明正涌起新潮,汹涌澎湃,奔腾向前。在这件作品里,容器、几架和配件(古琴造型和字幅),各起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蓝色金边的景泰蓝大花瓶,富丽堂皇,庄重有力,使作品充满尊荣华美的气势;字幅点明了主题,又成为作品的良好衬景,形成古朴典雅的艺术氛围;古琴造型,也是表现主题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字幅互为因果,相互联系;矮几将大花瓶垫起,使整个作品益显其气势宏大,形古而意新;同时,放置的古琴,好像正奏出一阵阵激越悠长的乐音,向人们诉说中华古老文化辉煌灿烂的篇章。这里以花材构图为中心,容器、几架、配件,融为一体,都为表现主题、深化主题作出了贡献,使主题和意境得到淋漓尽致的刻画和发挥。在礼仪插花中,也要主次分明,花材造型在作品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如容器、装饰物、配件等则处于从属地位。作品的造型最能表现主题,是为应用的需要服务的。在花材造型中,视觉中心是重点装饰的部位。从色彩构图上讲,视觉中心是主色的位置,常是大片深色中的浅色;或大片浅色中的深色;或大片调和色中的对比色。宾色要辅助主色,不可喧宾夺主。动势与均衡动势与均衡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中国插花艺术的基本构图形式是不对称式构图,其形态特点是花材在容器中前后、左右、上下的数量、形态、种类和色彩常是不完全相同的,构图的感觉重心是偏向一边的。由于花材的俯仰、顾盼、高低、曲直、疏密、大小、深浅、斜垂、张弛等变化,从而产生一定的动势。即所谓“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形生势成”。就是说根据立意构思,确定造型,有造型就有一定的动势,有动势,作品才有勃勃生机,动势是作品生动感人的源泉之一。如前述作品“古韵”,三枝主枝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动势呼应,极见功力。取势要大胆,敢于突破均衡,敢于另辟蹊径,寻求新的平衡。否则缩手缩脚,亦步亦趋,只能产生平庸的作品。当然,不是说动势越大越好,动势一定要在能够取得均衡的范围之内。影响动势与均衡,影响作品稳定感的主要因素是重量感,作品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感是通过它们的色彩、体量、形态、质地等表现出来的。人们感觉色彩浓艳或灰暗、形态粗壮、体量大等重量感就大;数量少、质地光滑、薄软等重量感就小。在插花创作时,为保持作品的稳定感和均衡感,要将感觉重心放在作品的下部,做到“上轻下重”、“上散下聚”、“上不下大”。所谓“上轻下重”,就是把重量感小的花材放在作品的外围;把重量感大的花材放于作品基部。“上散下聚”,即作品外围的花材分布较疏散;作品中间和基部的花材较密集。“上小下大”,即把较小、较细碎、色彩较浅的花材放于作品周边;把体量较大、色彩浓艳的花材放于作品基部等。在礼仪插花中,构图多为规则对称的几何形状,好像不存在动势与均衡的问题了。实则不然。首先,在造型中花材的插置也是遵循上轻下重、上散下聚、上小下大的原则,以保持作品的稳定感,其感觉重心也是放在作品的下部。实际上感觉重心在作品下部,其动势是向下的,也是一种动势,不过是最具稳定感的动势。其次,色彩构图、浓淡分布不均,也会有重量感的偏移,产生一定的动势。尤其色彩构图若采用不同色彩斑状混交的方式(即在作品中用几种色彩构图)时,不同色彩、不同深浅色块的组合,就会形成重量感的偏重偏轻,产生大小不同的动势。其三,礼仪插花也有不对称式的构图形式,如新月形、L形、对角线形、S形等,自然有明显的动势均衡问题存在。变化与韵律插花作品中各组成部分各有丰富多样的变化,这在“多样与统一”一节中已有介绍。丰富的变化是作品生动感人的源泉之一,所以人们在插花创作中,力求使作品各组成部分有多样的变化。但是应当看到只是变化丰富,不见得作品就生动感人,处理不好,还容易导致画面割裂、纷杂无序等精心搭配、组织与艺术处理,使高低、动静、疏密、虚实、明暗、深浅、大小等诸多变化因素,形成有组织、有秩序、有韵律、有节奏感的优美构图,才能激起人们的共鸣,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可见韵律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如同四季交替,昼夜往复,又像植物从发芽、生长、开花、结实到死亡过程的循环,也同人的心脏跳动一样,韵律感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但是,缺乏变化的韵律,像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样,只是等时间、等强度地一味跳下去,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因此,只有富于变化的韵律,才是引人入胜、生动感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插花创作中,对插花的各个组成部分,运用连续变化、间隔变化、交替变化、逐渐变化等变化形式,进行精心布局,使作品的构图起伏俯仰得体,参差错落有致,疏密聚散适宜,虚实明暗相济。正像作曲家创作乐曲一样,插花作品的诸多变化因素,如同高低长短不同的音符,经过作曲家潜心创作,注入作曲家浓烈的情感,才能谱成优美动听的乐曲,时而雄浑澎湃,时而轻柔委婉,时而开阔豪迈,时而幽喑断续,以多变的迷人旋律,拨动欣赏者的心弦,犹如插上遐想的翅膀,在意境美的广阔天地里翱翔。将构图法则运用于插花创作实践中,关键是要调整好多样与统一、主要与次要、动势与均衡、对比与调和、变化与韵律等一对对矛盾。其中,多样、主体、动势、对比与变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插花作品生动感人的源泉。但是,不可过分,一旦超出适宜的范围,就会破坏了统一、均衡、调和与韵律等有秩序的美感,导致作品的失败。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必然是构图原理中,两组对立统一方面和谐一致的产物。因此,在进行插花构图时,当多样、主体、动势、对比和变化等方面过强时,就要运用呼应、衬托、联络、藏露、剪裁、增删等艺术手法,强调其统一、辅体、均衡、调和和韵律等方面;反之,就要加强多样、主体、动势、对比和变化等方面,以形成既形象鲜明又协调统一的优美构图。可见熟练掌握构图原理,是学习插花必须具有的基本功,要长期深入地琢磨,反复在实践中应用,逐渐掌握其精髓,插花水平必有明显长进。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做到“知法又不为法所拘”,达到“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境地。这里所说的法,就是构图原理。熟练、灵活运用构图原理,表面上看似乎无“法”,其实处处符合法的规范,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程度,这样才能挥洒自如地创作出上乘作品,登上形式美的最高殿堂。在插花艺术构图中,还需要特别注意,造型必须顺乎植物自然生长的习性和姿态。如鸢尾的亭亭玉立,梅花的横斜疏影,垂柳的摇曳下垂等,这是它们的自然风姿。反之,若在构图中强使梅花摇曳下垂,垂柳挺拔直立,鸢尾疏影横斜,就会给人矫揉造作、人工斧凿的感受,失去自然美感,造成作品的失败。 ;

插花基本技法

插花艺术介绍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主张以精取胜,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东方式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在日常插花中没有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然而一些通则可以借鉴,如采用平衡造型来突出沉稳。我们希望通过插花来表达自己的意境,就要考虑到各个构图因素,然后按照自己所要求的效果来组织和安排这些因素,复杂的构图可能会显得凌乱,初学者应多采用简单的构图。东方式插花中的花器是整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花器与花材搭配可以更加生动的表现主题。在艺术插花中花器首先应能够盛水,以保持花材的活力;其次花器在作品的构图和意境的营造上也起着重要的烘托作用。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居室之内,放上一束瓶插花,可增添幽雅、清静、舒适之感。在此为您介绍一种瓶插变色花,客观存在能随天气变化而改变其颜色,别在一番情趣。制作方法:用滤纸一张,先将滤纸在二氯化钴溶液中浸一下,取出后晾干,此时滤纸呈蓝色。接着你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折、剪、贴,将滤纸做成花状。再将纸花粘到竹签或铁丝上,插入花瓶即成一束别致的插花。开始下雨之前,空气中温度较大,纸花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沾在纸上的二氯化钴一部分与水反应变成了红色的六水合二氯化钴这样就出现了红、蓝相交的紫色;雨中空气湿度更大,纸花上更多的二氯花钴变成六水合二氯化钴,纸花便又呈现出玫瑰红色。滤纸和二氯化钴溶液,专业店均有出售。插花艺术按插花器皿和组合方式可分为几种。瓶式插花又叫瓶花,是比较古老而普通的一种插花方式,喜欢花的人们剪取适时的花枝配上红果绿叶,插于花盆布置室内。这种插花由于花瓶瓶身高,瓶口小,因此插时不需要剑山和花泥,只需将花枝投入即可,日常生活插花多属此种。盆式插花又称盆花,即利用水盆进行插花,或利用其他类似于水盆的浅口器皿进行插花,由于容器较浅,需要借助花砧、泡沫、卵石等固定物才能完成作品,与瓶花相比,盛花的难度较大,需先造型,然后再根据造型,安插花枝和配叶。盆景式插花 是利用浅水盆创作的一种艺术插花形式,它利用盆景艺术的布局方法,使插花作品形似植物盆景。这种插花是利用插花树枝制作而成。制作时可在水盆中放置些山石等作为背景和点缀。盆艺插花 是将盆栽植物和鲜花花枝艺术地组合在一起,进行室内布置的一种植物装饰艺术。所用盆栽一般是小型室内植物。以观叶植物为例,它本身虽适于室内观赏,但无色彩鲜艳的花果,鲜花鲜果枝配插于观叶植物盆栽中,可以使它的色彩艳丽起来。另外,一些姿态欠佳的室内盆栽用鲜艳的枝叶花果来配插,还可以使它们的姿态完美起来。

插花艺术介绍

网站邮箱:uuzw7@hotmail.com